郭络罗氏——明玉
为和硕额驸明尚之女,安亲王岳乐之外孙女,
这里面的复杂的关系,还要往上面说说。
亲王岳乐,是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孙子,是顺治帝和康熙帝年间战功卓著的名将。
顺治帝因为爱妃董鄂妃病逝,因为董鄂妃的儿子早夭,顺治帝也紧随其后身染天花,
这个时候,顺治帝的儿子都是幼童,他不知道该把皇位传给谁?又害怕年幼的孩子守不住皇位,所以想把皇位传给自己已经成年的哥哥岳乐,不传子而传兄。
顺治帝的这个想法被孝庄知道后,直接否决,选择了还年幼的三皇子玄烨,也就是后来的康熙登基,孝庄以及四大臣辅政。
可是这件事,却一直是康熙本人,心里的一根刺,总觉得自己的叔叔岳乐,会有一天抢走自己的皇位,对皇位是一个威胁。
而岳乐本人,确实对年幼的康熙而言,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山。
岳乐此人,是清朝有名的悍将,战功卓著军功累累,在顺治年间,一直是顺治倚重的肱骨之臣,为顺治征战四方。
二十多岁的年纪就开始征战,在顺治登基期间,一直拥护顺治的所有改革,坚定站在顺治的身边。
在顺治后期,岳乐主持议政大臣会议,决策政治,是当时的核心人物,同时也是顺治作为父亲,留给儿子康熙的重臣。
可是自此康熙登基后,安亲王岳乐就一直处于养老状态,直到三藩之乱的爆发,康熙不得不启用岳乐,将他封为大将军,讨伐吴三桂。
安亲王岳乐出兵,大胜而归,康熙亲自前去迎接,并且对他大加赞赏。可是却没有给安亲王岳乐任何的实权。
无论是擒鳌拜,还是平定三藩之乱,安亲王岳乐都是有功之臣,可是康熙从不肯给安亲王岳乐任何的重任,把他排除在权利之外。
本来是一代将军,却因为猜忌,不得重用,直到安亲王岳乐已经六十五岁,因为噶尔丹叛乱,
康熙命岳乐带兵几百余人,远上塞外边界,当时的天气已经是严寒,而安亲王岳乐在边界回京,第二年,就病逝了。
这样一个有功之臣,同时还是康熙的亲叔叔,在死后没有得到康熙的尊重,甚至没有任何的册封,
同时对于安亲王岳乐的子孙,也没有一点的恩惠,在岳乐死后第二年,有人控告岳乐,在管理宗人府的时候,审案不公正。
而且这个案子,早已经过去了十几年年,此时安亲王岳乐早已经死无对证,
而康熙借由此,除了岳乐的亲王爵位,降位郡王,刻薄寡恩的性格暴露无遗。
正因如此郭络罗氏——明玉
为和硕额驸明尚之女,安亲王岳乐之外孙女,
郭络罗氏一族,从来都不在康熙朝,政治的核心范围内,甚至可以说郭络罗氏一族一直都是被,边缘化的存在。
直到启元帝,胤禩登基之后,郭络罗氏——明玉贵为皇后,这才让,郭络罗氏一族才逐渐崭露头角,但也仅仅是稍有起色而已。
然而,启元帝胤禩,似乎并没有特别重视皇后一族的族人,
只是胤禩和他的,皇阿玛康熙不一样,说话却很好听,常有表扬皇后一族的族人,爵位也给提升了,就是不给实权。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