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陆泠漪曾经说过这个品种是专门针对海岛情况改良的,为了能够抗病虫害和适应自然条件等,牺牲了一部分产量。
可好种子去了哪儿都是好种子。红薯对土壤的要求并不严格,很好养活。区别只在产量多一点还是少一点。基础产量摆在那里呢。
现在的三四千斤没有发挥到它的极限,可在全国很多地方,红薯产量还突破不到两千斤。就这已经是大家能够种植到的产量最高的食物了。
当然小麦、水稻比红薯要顶饱很多,红薯吃多了不好。可好东西得有那个条件才能种啊。
广大农民最需要的,现在亟待普及的,就是产量高、好种植、好养护的粮食。
土豆和玉米也一样。前者就不说了。后者产量其实没有太高,但也比当前的稻麦亩产高太多……而且玉米更好养活。
因此陈传家一说这些都不需要给钱买,直接用其他粮食等量换就行。粮站主任牙花子都要笑开了。
赶紧应下陈传家的话。又表示让陈传家等两天,等今年新粮下来就将这些结清。
库里这会儿还只有旧粮呢。
虽然是去年的,现在吃也不打紧。可新粮不管是从口味还是从心理上说,都要比陈粮更好一些。
陈传家这么有觉悟。他可不能亏待人家。
陈金花赞同他等新粮的做法。又道:“秋霞上回和一家出版社搭上了关系,还没来得及沟通买书的事,你看咱们是挑个人直接去买,还是等秋霞回来?”
陈传家:“直接去买吧。秋霞要回来得两三个月呢。”
“再顺便买一些纸笔。我看学校那里又缺了。”
知识改变命运啊。
这两三个月,多么宝贵的学习时间。
而且人情关系也需要维护。总不能陈秋霞走了,他们一切生意上的事都得等她回来吧?
这件事事关重大,务必得挑一个说话有分量、有本事的人。
陈传家把岛上的人点了点。
最适合去沟通的陈秋霞和何海燕都走了。被陈秋霞看好的余胜男要留在岛上坐镇砖厂。
她们两人的计划陈传家也都知道,虽然觉得冒险,但你真要说一点也不眼馋,那肯定还是馋的。
平海岛砖厂的价值都是次要。倘若真能接替他们,拥有平海公社的粘土矿等开采权……
所以余胜男绝不能走,她是最了解平海岛砖厂的人。
剩下的,韩彩凤等一众小辈虽然机灵,进步飞快。可尚且不能挑大梁。刘草儿等一众大人虽然踏实沉稳,可连字都认不全,被人坑了都不知道。还不如那些孩子们。
越点就越愁。就越迫切地想要把书买回来。
多读书是好事啊。现在有条件了,肯定得赶紧给岛上供应书本。
最后陈传家干脆一咬牙说:“我去。带上几个大小伙子去。金花,你守在岛上。白天晚上一定要加强巡逻。”
最近有些不太平。
平海岛驻军海军的船都从他们岛旁边过去好几回了。
……
陆泠漪离开研究所的时候,给其他人都放了几天假。
001研究所虽然保密,但还没有严格到几年不能回家的程度。若是想回家,打个申请报告就行。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