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的过去,时间一晃来到了1983年1月中旬,学校早已经放假,该回家的都回家了,但也有一些家庭困难或者有其他情况的同学留了下来,这些人每天不是去图书馆看书,就是找临时工干,为家里或者为自己赚点生活费出来。
301寝的所有人除了黄胡以外,全都大包小裹的回老家过年去了。
而大包小裹里面的东西,基本全都是黄胡拿回来的各种好吃的。
自打黄胡当上二道街菜市场的副总经理后,301寝室的伙食以及生活水平直线上升,黄胡当初答应他们半个月吃一次好的,可没想到给他送礼的人太多,以至于这些东西不吃就坏了,黄胡自己又吃不了,索性就只能拿回来给301寝室的一众馋鬼们分了。
黄胡的举动,这可算是让301寝室的饿鬼们彻底开荤了,本身现在这个年代吃点好的就不容易,可黄胡倒好几乎天天往寝室带鱼带肉,毫不夸张的说,301寝室这帮家伙被黄胡养的都快三高了。
至于给黄胡送礼的那都不是什么大单位,全都是些个人小作坊之类的街道级企业,这些小作坊别看体制有限,可逢年过节还都想给自家单位的工人谋点福利分点东西啥的。
他们去蔬菜公司或者水产公司,人家那肯定是连门都不带让他们进的,因此他们的采购单位自然而然的就成了菜市场。
而二道街菜市场在上了海鲜后,知名度直线上升,甚至隐隐有在东昌市菜市场行业立棍的架势。
正因如此,东昌市凡是有点能耐的小作坊,小企业,小饭店的小老板们,一时间全都涌向了二道街菜市场这边,目的自然是弄海鲜为主,毕竟1982年不管是小作坊,还是小饭店,那要是能有海鲜这东西,那从老板到员工都绝对有面子。
啥东西就怕攀比,尤其这些小作坊的老板,这两年趁着经济改革的春风都富了,那就更想要面子了,给员工发了海鲜,这让员工的街坊四邻一瞅,那都得说上一句‘瞧瞧人家这单位多牛,过节发海鲜。’
就这一句话,能让这些小老板们高兴一整年。
由于二道街菜市场的海鲜每个月销售数量有限,因此这些小老板们想要买到海鲜,那自然就得从菜市场的管理者下手。
吴泰清是总经理,人家有自己的政治圈子,吴泰清几乎每天奔波于各个机关单位,目的就是要关系,要政策,给家里人安排工作又或者最直接的利益互换,就比如说拿螃蟹换某些产品的批条。
因此吴泰清压根就看不上那些个体小老板。
吴泰清搞不定,这些小老板自然把目光放在了黄胡这个副总经理身上,尤其听说二道街市场的海鲜是黄胡弄回来的后,这些人更是有结交之意,在这些人看来,黄胡就是那种十分有背景的牛人,跟这种交朋友,以后没准哪天就能用上。
而黄胡对于这些小老板的示好,那是二话不说,照单全收,什么送礼,送东西,请吃饭,那是该吃吃,该收收,甚至还带301寝室的人一起吃。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