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尘埃落定,京中暗流(1/2)
崇祯之所以有底气这么说,是他知道朝中贪官和张家口晋商那里有大把的银子,有了银子,自然不愁买不到粮。
可既然有钱有粮了,为什么还要让吴阿衡退守山海关呢?
原因无他,只因打仗这事,可不是你有钱有粮就能打赢,若是有钱粮就能赢,那赵宋也不会被金人打得节节败退,割地赔款亡了国。
有钱粮、装备只是其一,关键的还是人,贪腐问题不解决,凭现在的军队想打赢建奴无疑是痴人说梦,绝对不可能。
现在大明有点战斗力的军队也就秦良玉的白杆军和卢象升的天雄军,再加上个辽东的关宁铁骑。
即使是以上这三支军队碰上建奴、鞑子的骑兵也占不到丝毫便宜,能打个四六开就不错了。
至于洪承畴的剿匪军,在国内打打农民军还行,要是和关外的建奴作战也只有挨打的份;
就更别说什么刘泽清、左良玉、长江水师之流了,那简直就是乌合之众,也就比山贼强一点,都不一定打得过农民军。
就眼下而言,退守山海关无疑是最优选择,只要守住长城不让建奴打进来烧杀抢掠,让大明有喘息之机,在战略上就已经赢了。
崇祯没有再给吴阿衡考虑的机会,趁热打铁,向身侧的王承恩吩咐道:“大伴,一会儿从内帑给吴爱卿拨三十万两白银充当辽东将士军饷。”
吴阿衡闻言,心中难得一喜,不顾形象的咧了咧嘴,差点笑出了猪叫声。
“微臣代辽东将士,谢吾皇圣恩。”
崇祯不在意的摆了摆手:“爱卿无须如此,朕知道九边将士欠饷已久,这三十万两还不足以补足爱卿麾下将士们的欠饷。”
“但现在朝廷困难,国库空虚,暂时就这么多了。”
也不怪吴阿衡欣喜失仪,只因他作为蓟辽总督常常被属下逼饷,虽说三十万两不能尽数补齐欠饷,但提提将士们的士气,还是不成问题的。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