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四个出口(1/2)
在这深山之中,野兽众多。而居住在此的山里人,往昔大多兼具三重身份——既是辛勤劳作的农户,也是擅长采药的药户,同时还是经验丰富的猎户。
回溯到早年间,正值农业学大寨的热潮。
当时,社员们响应号召,前往公社的山中修筑梯田。
这可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劳动强度极大,大伙干活十分辛苦。
为了改善生活,公社时常组织民兵扛着枪进山打猎。
也正因如此,对于采药和进山撵兽这些事,山里的家家户户或多或少都掌握一些门道。
只不过像李乘风和宋阳他们,在这方面更为精通和专业。
而且,为了挣取工分,多数农户不得不减少进山的次数。
山里人对野兽有着独特的称呼习惯,往往在野兽名字后面加上“子”字。
比如,他们把狐狸叫做狐子,獾称作獾子,豹就叫豹子,豺被叫做豺狗子,黑熊则被叫做黑娃子,野猪叫山猪子。
鬣羚叫山驴子,麝叫麝香子或者香獐子……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所说的猪獾子,并非真正的猪獾,而是豪猪。
这豪猪和刺猬一样,身上长满尖刺,这些尖刺就是它防御的有力武器,一旦遇到它,着实是个让人头疼的家伙。
如今,猪獾子在周边的山里已愈发少见。宋阳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都未曾见过。
没想到今天在这片茅草坡上,竟意外发现了一个猪獾子的洞穴。
猪獾子可是个宝贝,要是能逮到,把它身上的刺拔干净,送到县城的馆子里,那可是稀罕货。
就连拔下来的刺,也是难得的好物,不仅可以磨成粉末用来饮用,还能用来泡酒。
此外,喜欢钓鱼的人还特别钟情于用它来制作鱼竿上的浮标。
宋阳心想,要是王岳看到这猪獾子,肯定会爱不释手。
而且,这猪獾子打理出来,少说也能有十多斤肉,再加上之前抓到的竹溜子和家里已有的一些东西,拿去看望冯晓萱的父亲和爷爷,应该足够了。
宋阳顿时来了兴致,赶忙提上锄头,来到洞穴附近。
他四下打量一番,发现这个洞穴原本是一个大树桩,被白蚁蛀空后,猪獾子便在此处将白蚁窝刨开,安了家。
猪獾子习惯在夜间活动,既然进宝已经发出声响,说明猪獾子肯定在洞里。
但猪獾子的洞穴和竹溜子的一样,构造相当复杂。
李乘风曾带着他刨过一个猪獾子洞,里面洞道纵横交错,大大小小的通道相互串联,甚至出口都有好几个。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