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羡之考虑一下,最后抬头笑问道:“刺史大人觉得我更适合哪里呢?”
“哈哈,宗文你有些滑头啊。”刘裕笑道:“实话实说,我希望你留在辽东。”
这好像和徐羡之想的差不多,但还是开口问了一句:“刺史大人能和我说说原因吗?”
刘裕回道:“很简单,辽东自前燕之后,再无汉族王权统治,距今已经百年了,而且范围广大,辖下十五县之地,需要一位能吏来治理。”
“我明白了大人,那我选择留在辽东,担任辽东郡内史。”徐羡之点头道。
下面要解释一下,三年前刺史府进行了军政分离,虽然碍于青州依旧打着楚国的旗号,官职不能改,但是实际权力已经发生了变化。
现在青州执行的是州-郡-县-乡四级行政体系,郡守只担任地方守备工作,掌握军权。而一郡的行政全部分到了郡内史的手里,
司法则分到了法院,由专业的法官进行裁决,内史不得干涉,地方上三权分立,不得互相干涉。
再加上监察院的监督,从根本上杜绝地方官成为土皇帝。就算这些官员沆瀣一气,刘裕还有仙客来的安全部人员稽查上报。
刘裕见徐羡之点头,起身拍拍徐羡之的胳膊道:“宗文啊,辽东很大,又时隔百年,此事必然艰难,我可以答应你几个条件。”
徐羡之笑着回答道:“没什么条件,一切为了我们的理想,天下大同!”
“好。”刘裕点头道:“你没有条件,我给你承诺,
从此战结束之后,青州的资源将会向辽东倾斜,所有政策优先考虑辽东。青州军第四师和第二师将常驻辽东,为你镇场子。”
徐羡之起身道:“多谢大人,这样我的工作就会好做很多了。”
刘裕点头道:“好了,辽东的问题谈完了,下面说说龙城的情况,我们去外面聊。”
两人走到会议室,孟怀玉,刘道规等第二师的将领全部在场,见徐羡之进来,立刻起立鼓掌。
刘裕压了压手道:“宗文刚刚从龙城出来,让他给大家介绍一下具体情况。”
徐羡之等众人坐好,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述道:“前天慕容隆正式占据外城,昨天试探性地攻击了一下内城,见无机可乘就没了动静。
如今魏王拓跋珪占据内城,加上契丹的呼伦部,共计两万余人,防守内城绰绰有余,但是出城野战的话,肯定不是燕国精锐的对手。”
孟怀玉开口道:“城中的粮食补给呢,够用吗?”
“拓跋珪撤回内城之前,将外城的所有物资全部搬走了,绝对够魏国军队使用两月。”
“这么说来,慕容隆军粮应该是不够了?”
徐羡之点头道:“没错,外城没有一点粮食,慕容隆只能依靠出征时带走的粮草。或者等待幽州燕军补给。”
“蒯恩,幽州的燕军有什么消息吗?”
蒯恩马上回道:“回大人,根据线报,幽州的燕军已经抵达辽西郡。”
孟怀玉心算一下道:“这样算来,如果急行军的话,援兵六天就能到达,有没有可能让海军迟滞一下援兵的速度呢?”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