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厂长们(1/2)
胡杨的农场构想,得到了所有人的支持。在饭局的后半段,他们主要聊的就是关于这个农场的实施计划。
依然照惯例,基本都是胡杨在说,其他人都在听和记。唯一的分歧点,就是农场的选址问题。
大部分人认为,应该把这个农场放在沈阳郊区。理由是,沈阳作为省会将来必然会是省内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至少也是交通最便利的地方。所以农场放在沈阳附近才是最好的选择。
不得不说他们还是有点前瞻意识的。能够想到省会城市未来的发展。只是他们都想不到未来的沈阳会变得比现在更大。现在的郊区,未来也会是城区。
如果在现在的郊区建了农场,那将来极大概率会与城市整体规划发生冲突。所以沈阳的郊区不是一个好选择。胡杨在经过短暂的思考之后,还是想到了丹东那个城市。
首先,丹东原本就是他心中发展的重心,在这里也方便集中管理。
交通状况现在算是普通,但未来一定会非常好。这一点胡杨非常有信心。
丹东的气候在辽宁省内算是比较好的。四季分明,夏天不太热,冬天不太冷。
这点很也重要!
作为一个知道什么雾霾的人,胡杨甚至未来“宜居”这个词会有怎么样诱惑性。综合性的环境因素,将会成为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甚至有可能是决定性的。
这个综合环境所包括的,有工作环境、学术环境、居住环境以及教育环境和医疗环境。
这些就是一个人在社会中基本需求。工作事业上的追求、生活舒适度、子女受教育的质量以及医疗的水平。
这里面最麻烦的就是后面两条。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都是自然向大型经济发城市倾斜的。想要在一个非地区中心城市,搞出明显超出地区平均水平的教育和医疗环境,需要的投入的时间和资源都非常的高。
农场选在丹东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在当地争取到更多自主建设的自由度。这也是胡杨非常想要得到的。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