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阅读记录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胡杨 > 第200章 大连造船厂

第200章 大连造船厂

    第200章 大连造船厂(1/2)

    众所周知,东北曾经辉煌过。这里曾经被称为“共和国长子”。举国之力的支持之下,这里曾经是全国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为祖国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时至今日,这里依然是全国工业产业最完整,工业企业最密集地区。东北的工业核心就是沈阳,这是全国面积最大的省会城市。同时也是工业占比最高城市,在六七十年代最高时曾经超过了80%。

    这种极端的高比例,或许在一定时期内是必要的。但长期维持那就肯定是会有问题的。

    然而在胡杨重生之前的2010年之后,东北地区的国企占比依然在50%以上。而同时期的全国平均数字仅仅刚刚超过30%。

    国企的问题就不需要赘述了,这也是国家改革开放和之后一系列政策所调整的核心问题。

    在八十年代,甚至可以说从七十年代开始,东北的国企几乎都陷在泥潭之中。区别只是有些是一只脚陷进去,有些半个身子,而有一些则是淹到了脖子。

    大连造船厂成立于1955年,共和国最早的一批能够独立建造万吨货轮的造船厂。辉煌肯定也是有过的,但和东北的其他工业单位一样也都陷入了困境。

    但与其他同在东北的大型企业不同的是,大连造船厂有一个对自己下手非常“狠”的领导班子。

    其实从七十年代末开始,国家就已经注意到了东北的问题,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政策。归纳起来,这些政策主要都是倚重扶植,同时推迟或者避免深层次的改革。

    而扶植本身就是在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模式。能解决的都是表面问题。

    时任大连造船厂的领导班子在经过慎重研究之后,做出了更加“狠”的决定。

    一下子就从将三个大分厂都从总厂分离了出去。其中还包括船用推进器厂这个核心分厂。

    这个魄力不用说大连,就在整个辽宁都是独一份的。

    或许,对自己下“狠”手不是解决顽疾的唯一手段,但肯定是有效手段之一。

    分家到现在差不多一年的时间,无论是总厂还是的分离出去的分厂,都至少止住了继续亏损的趋势。船用阀门厂更是实现的收支平衡。

    而胡杨和华夏科技都与大连造船厂没有什么关系,有的只是一点渊源,这就要说到胡杨的那位亲生的领导罗鹏程了。

    造船厂的书记郑直和厂长卫红旗,都曾经是罗鹏程在党校的同学。

    他们专门找到罗鹏程聊过,让罗鹏程帮他他们把一把政策方面的脉。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热门推荐
苏玥 叶清暻王 林川 沈卿卿祈夜宸 余生杨子欢杨小水徐芊芊 绝世武魂 开物月如梦孙齐天 失读症 穿七零,一家四口全是天才 赵辰李若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