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牛刀和牛(1/2)
铁西特钢的内外部问题其实和很多同类型企业一样。刚刚的工作会议上,他们还老生常谈了一遍。没办法,这就是一系列解决不了的老问题。
从外部来看,主要是还是市场问题。所有的企业都有一个转型的适应期。
铁西特钢的产品主要是锰硅钢。这种钢的特点是韧性特别强,是制造弹簧片和弹簧圈的材料。
锰硅钢的应用还是挺广的,所以市场面是不小,但总量其实并不大。而随着市场的变化,需求的波动也在变化。总体上看是一直在持续下降。铁西特钢的订单已经减少到了一个非常危险的程度。
内部问题也很明确。和其他国企一样,管理队伍臃肿低效。一线工人的数量占不到全场在册人数的一半。胡杨听说过的极端例子,甚至有的能达到一比四。也就是一个一线工人,要负责“养活”的四个脱产的办公室人员、干部和退休人工。
如果再把这个范围扩大,那还包括那些企业的那些不产生价值的附属单位。大多数的国企就是这么被拖垮的。
其实开源节流的道理谁都懂,但真的做起来就困难重重。铁西特钢的这些领导们,刚刚就在讨论这些问题。话又说回来,哪一次又不是在讨论这些。
胡杨的突然来访,着实让在座各位都感觉非常意外。意外之余对见不见的问题,倒是没有什么分歧。人家登门拜访,不见就有些失礼数。而且所有人也都好奇,胡杨会带来什么新的说辞。
三人走进会议室的时候,铁西特钢一方有四个人在等他们。厂长于钊和书记冯建国自然是都是在的,还有分管生产的副厂长吴向东和工会的贾主席。
前面这三位,都算是见过的。而值得注意就是这位第一次见的工会主席,他是位年近六十的老人。他是前任的厂长,年纪到了之后退二线到了工会,做了工会主席。
铁西特钢厂是五十年代初成立的,这位贾主席就是第一任的厂长。
胡杨伸出双手,说道:“贾主席您好,我是华夏科技的经理胡杨。”
贾主席则说道:“胡杨同志的名字,最近也是经常听到啊,真是年少有为啊。”
这种对白胡杨听得多了,身体都能产生自然的反应,他立刻换上了腼腆无害的表情:“哪里哪里,我可听说当年您一手办起铁西特钢的时候,年纪可比我还年轻呢。这年少有为四个字,在您面前我可不敢当。”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