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阅读记录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糊糊 > 第 240章 冒籍

第 240章 冒籍

    糊糊:“两人的卷子某种程度上都不符合科举程序。

    但王越的文章写得好,王直力排众议,将他选中,归入同进士中。

    这件事还有一个后续,第二年,朝鲜使者向明朝进贡时,呈上了王越的试卷。原来他的卷子被大风吹到了朝鲜,算命的人称此为封侯万里的征兆。

    这次算命的真说准了。

    明朝有‘三王’,就是三位军功封爵的文臣,王骥、王越、王守仁。

    王越是首任三边总制,总督陕西、甘肃、延绥、宁夏军务。

    三次出塞,收取河套地区,于红盐池之战、威宁海之战中两次远袭鞑靼。因军功获封威宁伯。”

    朱祁钰又发现一位人才,还是他现有的。唯一的问题是他搞烂了的景泰二年考中的。

    糊糊:“景泰二年的科举一共有201位进士,科举大省江西有42名,占20.90% ,五分之一。

    比起永乐二年的‘江西大年’稍显不足。

    换到南北榜上,北方只有38人,占比19%,南方占81%。

    全北方绑一块,比不过一个江西。

    更惨的是前55名里只有3名北方人,也就是说如果只录取55人,则北方只有3人,几乎重演洪武三十年录取52人北方被剃光头的惨剧。

    明朝迁都北京,经过好几个皇帝的治理,北方经济得到很大恢复发展,但是北方科考上的进步也只有那么一丢丢。

    北方当然不干了。

    景泰四年,正值乡试之年,八月二十八日,科举尘埃落定。工科给事中徐廷章,这位来自河南汝宁府罗山县的才俊,景泰二年的进士。他此次上疏,提出了七项建议,其中第三条尤为引人注目——严科贡。

    徐廷章指出,近年来科举开科名额大增,如陕西、山西等地,录取人数竟达百名,三倍于前,然而会试却无一中者。岁贡亦是如此,人数激增,但入监后却即刻被遣返,如此冗滥,实无益处。他建议恢复宣德、正统年间的取士制度,以革除冗滥之弊。

    朱祁钰听闻此议,命礼部商议。九月,礼部经过深思熟虑,认为徐廷章所言非虚,同意了他的建议。然而,就在此时,章纶的奏疏打破了这一平静。章纶,来自浙江温州府乐清县的进士,现任仪制郎中,他提出反对意见。

    章纶认为,景泰元年颁布的诏令不应轻易更改,如今不过四年便欲废止,实有朝令夕改之嫌,有损朝廷的体面。他主张继续遵循现行政策,这一观点对新君朱祁钰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热门推荐
吕浩旺财 颜洛熙盛为 我在四合院的小日子 分家后渣爹啃树皮,我家狗吃鸡腿 书穿总裁拿了太监剧本 花萝 沈宁萧祈 都重生了前妻你放过我吧 晚安我的全世界 最强画师,随手一画破案震惊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