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莘根据异能显示的两幅景象,判断这块碎片属于汝窑豆青釉,但因为上次的事情,她不敢现在就盖棺定论。
她乘车回到住处,打算翻找资料,把汝窑豆青釉的特征与这块瓷片再对照一下。
要确定这是不是真正的汝窑,首先要确定它上面的开片是不是“鱼鳞开片”。
“鱼鳞开片”其实不是汝窑釉面上的开片纹路特征,而是汝窑的釉层在断裂产生的过程中所呈现的状态。
因为制作汝窑的釉层与胎体用的是两种不同的矿质原料,所以釉层与胎体之间发生热胀冷缩的系数不一样,这种差距导致汝窑瓷器在受到外界温度的升降变化影响时,胎体与釉层之间会产生一种“拉力”,使釉层产生裂痕,这个过程就是开片。
“拉力”导致釉层出现的裂缝,称为“切入面”。“切入面”与汝窑胎体形成一定的倾斜度,宛如鱼的鳞片与鱼身体之间形成的倾斜度。只有此类开片,才能算是真正的“鱼鳞开片”!
那怎么鉴别这点呢,只要用看鱼鳞的方式来看开片纹路就行了。
以上,是唐莘的爷爷曾经和她讲过的汝窑鉴定知识,但唐莘没有全部记住,但她足够幸运,记住了“像观察鱼鳞那般观察开片”这句话。
她分别从三个角度观察这块瓷片的釉面开片纹路,由于汝窑的开片方向是自然的、随机的,因此每个“切入面”都不是朝着同样的方向倾钭。 当她的视线与瓷片形成90°的视角时,看到釉面上的片纹非常清晰、明显。而转动瓷片,换了另两个方向看时,片纹同样的清晰、明显,这说明这块汝窑瓷片,就是正宗的“鱼磷开片”!
此外,在强烈的灯光下看去,瓷片上的釉色淡雅柔和,色虽然偏淡却宛若绿色的湖水,釉面凝厚。
撤去灯光后,釉色看起来则更倾向于深绿,且绿意中泛着一丝黄。
随后,她在一本《汝窑略要》中看到了一段古人对汝窑豆青釉的描述:“宋时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屑玛瑙为油,如哥而深,微带黄,有似卵白,真所谓淡青色也,汁水莹厚如堆脂……”
“这就是汝窑瓷片,不会错,一定不会错的!”唐莘的嗓音颤抖起来,站起来又坐下去,想要把瓷片藏起来,却又因为手指哆嗦的太厉害,不得不把它放回了桌面上。
唐莘带上钥匙锁好门,下楼围着小区跑了十多圈,直到人累得喘不上气了,才回到屋里,感觉心神总算稳住了。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