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达成一致(1/2)
韩东时作为从没有上过战场的文臣,直接要求独领一军,任谁初听到都觉得是极过分的要求。
即使李世民胸怀宽广,用人不拘一格,也没到心这么宽的程度啊。
不过,听他忽悠……不,是说服之后,大家都觉得好像也不是没道理啊。
目前大唐最了解燧火枪,最能发挥火枪军威力的,还真就是他。
同时,若只是单独保护一支大的运粮队伍,作用很大,也确实能发挥独立作战的能力。
因为左龙卫军之败,使得李靖转换策略,转攻为守,整个关中之地就没有一处地方敢说是绝对安全的。
相对于长安和三辅之地,往前方的运粮队才是压力最大的,唐军不得不安排更多的步军进行护送,而且还需要沿途其他的军队进行策应。
没几个将领敢拍胸膛保证,自己遇到突厥骑兵,还能完好无损地把粮草运至前线。
火枪队若能以三千兵力保护大粮队北上而不出差错,等于立有大功。
关键在于,韩东时真能做得到吗?
“韩东时,你对火枪军真有如此大的信心?莫要怪朕没提醒过你,军中不同朝廷,若许下大言却败军而逃,即使你没有死于突厥人的刀下,我大唐军法也不会放过你!”
说到此处,李世民表情严肃,不再打趣或者试探于他,这本就不是个轻松的话题。
韩东时也同样端正态度:“我既然敢在陛下面前说出这番话,就准备好负起相应的责任!”
程咬金还想开口,试着再给他个台阶,却被秦琼轻移身体半挡在后面,对着他微微摇了摇头。
秦琼知道这位老兄弟心疼儿子,想要减少他上战场的风险。
可是,当陛下与韩东时分别表达了清晰态度之后,此事已经牵扯到军法威严。
正如陛下所说,假如韩东时领军吃了败仗,即使是陛下他本人,也护不住此人。
程处亮当初既然选择了站队韩东时,那现在也是他得负起责任的时候。
火枪军果然立下功劳,没出差错,就代表燧火枪果然是能适应战场,对抗突厥人的有力武器,作为最先带领新式军队的程处亮,自然水涨船高,必成未来的军中新星。
相反,程处亮也不可能置身事外,即使他是卢国公府的二公子!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