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深知,自己不能再依赖过去的游击战术和分散兵力的方式。此时,整个边境的局势已经不同于之前的分散战斗,而是进入了一场更加严峻的全面战争。为了应对周景明的进攻,凌云决定实施一个全新的战术计划,借用边境的地形优势,充分发挥边境军的灵活性与机动性,同时利用精锐部队进行关键区域的突袭和控制。
在连续几周的情报分析和周密部署下,凌云终于制定出一项全面的防御战略。他决定通过设立多个防线,牵制周景明的兵力,迫使朝廷的军队陷入消耗战。同时,他还通过动员边境各地的民兵和地方武装,增加朝廷军队进攻的困难。
”这场战斗,我们不能像之前那样局部突袭,而是要让敌人感受到压倒性的抵抗,逼迫他们产生恐惧,甚至动摇士气。”凌云在一次军事会议上说道,目光坚定地扫视着每一位将领,“我们要利用敌人对我们的低估,让他们陷入我们的掌控。”
李正刚和其他将领纷纷表示支持,表示会全力配合这次战斗的部署。凌云深知,周景明的到来是朝廷最后的一搏,而这一次,他绝不会再给敌人任何反击的机会。
周景明的军队终于开始了进攻。凌云根据周景明的进攻路线,提前在边境的各个战略要地布下了防线。边境的地形复杂,山川河流交织,凌云充分利用这些自然屏障,设计了几道错综复杂的防线。敌人每推进一公里,便会遇到一次新的抵抗和麻烦。
一开始,周景明并未察觉到凌云的意图,依旧按照传统的进攻路线推进。但很快,他的部队就遭遇了边境军的顽强抵抗。边境军的游击队伍穿插于山间,偷袭敌人的补给线,并在夜间进行快速打击,使得周景明的进攻节奏被迫减缓。
这一次,凌云并没有完全依赖边境军的机动性,而是将精锐部队与地方势力的武装力量整合,形成了几大坚固的阵地。每个阵地之间通过快速的通讯手段保持联系,确保可以随时调整兵力应对敌人的进攻。
周景明虽然兵力雄厚,但面对边境军设置的重重障碍,他的进攻变得异常困难。与此同时,凌云的战术也让敌人始终无法完全掌握战场的主动权。每当周景明指挥部队发动猛攻时,边境军总能以最短的时间撤离或反击,使得周景明的军队始终无法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随着战斗的持续,周景明意识到自己陷入了困境。虽然他手握强大的兵力,但边境军的灵活性让他无法迅速突破防线。更为糟糕的是,凌云不仅凭借战术消耗敌人兵力,还通过民间的舆论战影响着周景明军的士气。
凌云通过密使与一些地方豪族建立了合作,成功利用当地的资源和信息传播,向朝廷军的后方传递出一些假的情报,造成了敌人对边境战局的误判。凌云通过这种手段,使得周景明的指挥系统陷入了混乱和焦虑。
周景明逐渐意识到,自己不仅要面对战术上的消耗,还要承受来自边境民众和敌后势力的压力。他的军队不仅面临激烈的战斗,还面临着士兵不安的情绪和不断增长的补给压力。这种消耗战让周景明的兵力开始逐渐疲惫。
凌云抓住了这一机会,开始加大对敌军补给线的攻击,不断骚扰敌人的补给阵地,削弱敌人的后勤保障。在这场看似简单的攻防对决中,凌云通过不断给敌军制造困扰,使得周景明的军队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无法形成有效的进攻。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