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四天早上,石灰粉终于从山里运出来,贺绮书安排运到各个镇上交代他们用法。
同时来的还有江州知州吴兴棠的师爷,先是客气的说几句贺绮书管理荣阳县管理得真好,话里话外挤兑,然后又说把五零八个被洪水冲走的百姓算到荣阳的头上,请她一定要配合知州吴兴棠的任务,否则将来被穿小鞋怪不得别人。
贺绮书不用他多说,笑意盈盈的点头答应,回头就朝坐在屏风后面的张公公挤挤眼。
江州师爷以为事成,还打听荣阳是怎么躲避洪水的,贺绮书倒是不吝啬,把自己的经验都讲了一遍,还提了生石灰能够消灭一部分的瘟疫,把烧制生石灰的方子和江州师爷说了,明显他心思不在上头,更不相信贺绮书说的话,敷衍几句借口江州事物繁忙,赶回去了。
因为吴兴棠的行为,张公公气得晚上吃不下饭,一个劲的说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如实禀报皇上,这种乱安人头的做法,和残害忠良没有区别。
虽说他是个阉人,可也知道,忠良对国家的江山社稷有的重要,这次吴兴棠不死也要脱一层皮。
贺绮书还是叮嘱他路上小心一点为好,此次淮河泛滥牵涉深广,若是让人看到他从荣阳县出去,指不定人都回不到临州就没了。
张公公点头,表示自己知道轻重,等过几天他会乔装离开。
张公公在江州师爷走的第三天后离开的,来时的马车还留在荣阳,他一头白发全部剃了,身上穿着便服,骑马混在三娃子的部队里离开。
临走时,还递给贺绮书六百多两银子,让她在招收流民的时候多注意一些孤寡的孩子,把他们带到荣阳来安置好,这笔钱是专门用来安置孤儿的,希望贺绮书不要挪作他用。
贺绮书感激张公公一片心意,点头答应他一定会专款专用,张公公才放心离去。
转头,贺绮书看着皇上打赏的那些东西,计算着要开始大甩卖了,那个玉如意浑身都是和田玉样式,大约有半斤重左右,按天武国的市值应该在一千两左右。
还有其他珠簪布匹之类的折合下来也有个一千两,总共两千两银子。
在二万两面前确实有点杯水车薪,好在也能缓解眼前的燃眉之急,帮助大部分百姓稳定下来。
至于赈灾粮,他们是和县里三家粮商借的。
说到这件事情,就不得不提戚子傅是个很好的贤内助,在贺绮书出去走访这几天时间已经约谈了县里三家粮商,荣老爷子一如既往的支持,其他两家因为念及当初她一视同仁的恩情,也愿意参加到救灾中来。
每家捐了十担粮食,剩下的按市价卖给官府,每家都表示不急着要银子,等府衙周转过来再给他们也一样,反正银两放在家里也不会生银两,倒不如让贺大人拿去周转,也算是他们的一点心意。
此事是张公公还没走之前已经促成的,张公公叹一句‘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说回去一定会和皇上好好提这件事,也让皇上高兴高兴。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