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顺冰说:“的确很意外,只想着发挥出自己的水平,但最终团队合作得好,成绩也让我们很兴奋。对晚上的决赛,有很大的激励作用。”
最后,年仅19岁的莫雪也谈到:“感觉跑得还可以,然后天气也热,跑得还蛮兴奋的。晚上加油吧!”
接着,记者追问陈青泽:“觉得现在的棒次安排,是不是最合理的?”
“目前,对中国田径队来说,的确是最合理的安排了,是最强阵容。因为还有一些替补队员,可能心智没那么成熟,但莫雪前段时间也跑了很多大赛,拿了一些冠军,也很有经验,跑第一棒的话,现在是最适合的。”
陈青泽的话,无疑是在为莫雪加持,也是希望最为年轻的他,能有更强的信心。但记者并不打算简单放过他们先前的交接问题,便继续追问梁顺冰。
“那一、二棒交接基本把接力区用到了极致,顺冰,你感觉接棒怎样?”
“其实,今天的交接棒有点问题。首先感谢观众的热情,加油助威声非常振奋人心,但可能也是因为声音比较,额,那个,莫雪在第一次喊接的时候,我其实没有听到,但距离确实有点远了,所以我回头看了一下,然后第二下交接上了。但还是算比较不错的,接力区利用的比较多!有点小瑕疵,有待改进,晚上加油!”
最后,记者还是问回陈青泽。
“青泽,那你之前说过,在接力上用的心思,其实比单项的100米还要多,对吧?”
“对!因为国家队现在重点就放在接力上,而且用接力来带动个人实力,也是这几年一直坚持的方式,很有效。所以5月底从尤金回来后,大家的个人赛季都基本结束,后面大家就基本都全心全意地投入在接力上面。每天都会有跟接力相关的小练习,不断重复。”
“再次恭喜,晚上加油!”
“谢谢”
……
诚如陈青泽所言,接力才是他们最想要拼下的项目。因为在单人绝对实力不能进入世界前八时,只有靠集体的力量,娴熟默契的交接,才能做出1+1+1+1>4的效果。
回到后场,白庆激动地分别与四名接力队员逐一拥抱,祝贺他们闯入决赛,并提出晚上的决赛大家要放手一搏,既然白天能创造了亚洲纪录,晚上就更要朝领奖台冲击。
白庆敢想,也敢激励。接力队员们则是兴奋不已,希望晚上能调动更多肌肉和神经的兴奋,再次创造奇迹。唐怡芳和林宜两名队医,则非常务实,他们将四个人抓过来,开始逐一安排恢复和放松。
中国队早在1987年就闯入过世锦赛4*100米的决赛,那时候的接力阵容里还有唐风,决赛中,因为加拿大队犯规被取消决赛,他们获得了第七名。
时隔二十多年后,唐风目睹中国队再次闯入世锦赛决赛,而且里面有两棒运动员都是他一手带出来的,心中无比感慨。而作为接力主教练,他在短暂的感慨后,迅速开始整体复盘。就着刚才预赛的慢镜头回放,分析大家在技术上还需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