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河内军大帐军议,叶林叶司马主动请缨,讨得了押运粮草去接济盟主冀州军的差事。
等回到帐中,掰过腕子后,小舅子叶林一番话多少打消了姐夫方悦的疑虑猜忌之心。
不过方悦到底留了一手,河内郡兵是他的嫡系支柱,如今草包小舅子勇于任事要挑重担,可真要带一千精锐去运粮,那姐夫大人这边唱起空城计,那怎么肯答应?
最终方悦只拨给叶林一队五十骑兵,外加一曲步卒两百人,却把常豪和剩下一百五十骑留在方悦身边护驾,而拨给叶林那一曲步卒的带兵军侯,则是方悦的族弟方信。
虽然是姐夫小舅子的关系,该有的防范监督掺沙子一样不落下,兵者,生死大计也。
两汉察举制度,郡举孝廉,州荐茂才,一般都用人唯亲。
而各地子弟兵一般都是世家大族的部曲私兵为骨干组成,比如说大名人朱儁屡次讨灭黄巾白波贼,所部就是五千家兵为骨干。
而如今方悦、叶林这一部河内郡兵精锐,别说几个军侯了,就是屯长们也都是本地大族子弟居多。
等河内名将叶司马叶大人真正领着人马,押运辎重上了路,这货才发现就算是运粮,哪怕只是在河内郡,那也是一份苦差事。
河内郡的治所乃是怀县,但因为汉朝一般太守和都尉各有治所,不同城。
所以折中之下,初平元年正月参与关东诸侯会盟集结的河内军,大本营设在了黄河北岸的平皋,从平皋南下渡过黄河,就是成皋,又叫做虎牢关。
平皋县位于怀县和温县之间,乃是汉武帝时设立,而此时盟主袁绍的冀州军,则扎营驻守在河内郡东北方向的汲县。
从河内郡中南部的平皋到东北部的汲县,沿途只约两百里的路程。
就像王匡这河内军实际兵力三千多,却号称六千大军一样,盟主袁绍从渤海郡拼凑出来的人马撑死了也就五千出头,却吹成过万。
至于还屯在邺县冀州牧韩馥那近万人马,干脆直接号称三万大军,倒是南阳太守袁术屯在南阳的那万余兵马,翻个倍对外只称两万人马。
王匡当年是散财童子挥金如土不假,但那时候年少任侠图虚名,江湖救急那才能花几个钱粮?
现如今当了一郡太守要养兵数千,还要接济袁绍兵马,这压力负担和当初江湖上混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王府君拨付下来给叶林,准备运往袁绍冀州军的这批粮草,不过区区一百大车,以一车能装十石粮计,统共加起来也就一千斛粮食。(中唐之前,斛和石通用)
要说这一千斛粮食能够多少兵吃几天呢?
按汉末来说,军队中每兵每天食量为2升米,60日需食1.2石米;1万人60日需食米1.2万石。(分见唐李筌《太白阴经》、宋沈括《梦溪笔谈》,唐升、宋升相差无几)。
袁绍的冀州军若按五千人算,不考虑骑兵耗粮是步兵的五倍,光五千步兵算一天就要耗粮100斛,这一千斛粮食若能全数运到袁绍大营,不过够对方十天之粮。
是河内太守王匡王府君太小气吗?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