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帅,末将惭愧,那杨奉徐黄就站在汉军主将身边,末将一时义愤填膺叱骂他二人,以探虚实,却叫城上一个汉军小将射死了胯下马。”
一瘸一拐回来的白波贼骑士,乃是郭太的娘家侄子,姓李,小名狗蛋。
因眼睛大看得远,跟着郭太在西河白波谷再度起事后,便用匪号李大目,原是郭太身边亲骑头目,素有武勇,胆气粗豪。
李大目这货出去当信使乃是自告奋勇,虽然杨奉被称为白波渠帅第一将,但李大目其实偏就不服。
只是郭太御下有术,要用那杨奉和他那一方白波贼众去冲锋陷阵,
所以不肯让自家侄子去抢杨奉的风头,若论武勇,其实李大目还真比杨奉强那么一点。
李大目在郭太身边的地位,有点像叶林前世,赵云未出名时,“为先主主骑,护家小”这样的刘备贴身护卫头目的位置。
“唤我去城下说话?笑话!
本将乃朝廷所授的平寇中郎将,他区区一个河内郡军司马,居然敢藐视朝廷法度,还有没有上下尊卑!”
郭太若真把自己当平寇中郎将,那肯定比叶林这个军司马大至少两级,军司马一般是都尉/校尉的副手和部将。
叶林这个军司马的俸禄是比千石,而校尉、中郎将则是比两千石的武职大员。至于骑都尉,其实隶属光禄勋,手下没有定员。
而且骑都尉和执金吾,在董卓执政之后,基本沦落成了虚位的荣誉官衔。
在汉末来说,因为将军不常设,所以比二千石的中郎将,乃是一般情况下武职能升到的最高级别,
至于校尉,虽然同样秩比二千石,但级别上比中郎将要低一级。
在叶林前世,等到了群雄割据的时候,中郎将和校尉则慢慢退化成中、低级武职,因为那个时候连杂号将军都漫天飞,中郎将就更别提了。
“大帅千金之躯,如何能去他城下说话,李司马刚才差点就被贼军一箭射死,能跑回来都是命大,不如干脆直接攻城吧!”
说话的是郭太手下部将,原是替郭太领骑兵的头领,名唤左校,也是郭太冀州巨鹿的同乡。
郭太既然自称平寇中郎将,麾下众将便都摇身一变,胡乱封了各种名号的校尉和司马,比如左校的头衔,就是平贼校尉。
而李大目的新头衔,则是郭太这个所谓平寇中郎将的中军司马。
“姓左的,大白天的你胡说什么的攻城,你的骑兵上不上?不上的话休想劳资的人给你去当炮灰!”
跳出来找别扭的是郭太另一个部将,领一千弓兵的靖难校尉黄龙,这厮乃是常山真定人,和原籍巨鹿的左校,乃是争锋相对的竞争对手。
这俩因在郭太麾下争权夺利,互相瞧不起,可不是一天两天了。
郭太倒也乐见其成,不强加弹压,
在郭太看来,俺的部下若都是一条心的好哥们,俺这个做头领的则无可制肘,说不定哪天就下克上黑吃黑干掉自己这个大帅了!
对白波军而言,眼红耳热,见不得别人兵强马壮实力发展比自己快。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