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阅读记录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三国从忽悠袁绍开始 > 第266章 战彭城叶林扬威

第266章 战彭城叶林扬威

    臧霸和泰山群寇,根据地乃是琅琊郡的开阳,琅琊郡属于徐州。

    徐州的治所在东海郡的郯县,全州拥有5郡62邑,人口为47万户280万口,人口和土地面积都不算出众,该州是西楚霸王项羽的故地,民风较为彪悍。

    徐州甚至比不上刘备正在攻略的青州,青州的治所在齐国的临淄,全州拥有6郡65邑,人口为63万户370万口,“东方属木,木色为青”,故名“青州,青州东临大海资源丰富,曾经是齐国故土,

    至于叶林的大本营兖州,其实比徐州强的更多,兖州治所在东郡的濮阳,全州拥有8郡80邑,人口80万户400万口,兖州地处中原腹地,交通四通八达,与司、豫、徐、青、冀五州接壤,该地区是东汉朝农业经济的核心区域之一。

    黄巾起义时,臧霸从属陶谦,击破贼众,拜为骑都尉。后来臧霸收兵于徐州,与孙观、吴敦、尹礼等聚合军众,臧霸为统帅,屯于开阳一带,自成一方霸主。

    严格来说,臧霸和泰山群寇,只是从属于徐州刺史陶谦的地方割据势力,陶谦对徐州的掌控,其实仅在下邳一郡。

    泰山群寇盘踞开阳,而开阳位于东海郡,东海郡乃是徐州第一大郡。

    东海郡在秦代又称郯郡,始置年代已不可考。

    秦始皇灭楚国后,于楚国东部之地置陈郡、薛郡。《元和郡县志》谓秦时分薛郡置郯郡,治所在郯县。后改称东海郡,

    东海郡领12县:郯县、襄贲、兰陵、缯县、朐县、下邳、淩县、淮阴、盱眙、东阳、广陵、堂邑。

    秦、汉之际东海郡曾称郯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郯城一带,治所在郯城县北部;西汉时期下辖三十七县,

    其时辖地在今山东费县、临沂、江苏赣榆以南,山东枣庄、江苏邳州以东和宿迁、灌南以北一带地区。

    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徙齐王韩信为楚王,以东海郡、会稽郡、泗水郡、薛郡、陈郡置楚国。

    次年,废楚王韩信,分其地为二国:立刘交为楚王,以彭城郡、东海郡、薛郡置楚国;立刘贾为荆王,以东阳郡、鄣郡、会稽郡置荆国。

    景帝三年(前154年),削楚国东海郡,又削赵国、胶西等国,引发了七国之乱。

    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分东海郡南部数县置泗水国。

    成帝元延四年(前9年),东海郡治郯县,属徐州刺史部,领二十县、十八侯国。

    其辖境大致相当于今山东省临沂市南部,江苏省连云港市、徐州市东部一带。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东海郡有358414户,1559357人。

    又《汉书》王子侯表载,东海郡有辟土、东平、运平、文成、翟彭、东淮、淯、参鬷、沂陵、江阳、藉阳、就乡等侯国,地望无考。

    东汉时,王莽改东海郡为沂平郡。

    汉光武帝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封皇子刘阳为东海公,十七年进爵为王,东海遂为王国。

    建武十九年(43年),立东海王刘阳为皇太子,改名刘庄,以原皇太子刘强为东海王。

    二十八年(52年),徙鲁王刘兴为北海王,东海王刘强兼食鲁郡,东海国都由郯县迁往鲁郡鲁县(曲阜)。

    东海王刘强迁都鲁郡后,多次上书要求将东海郡归还朝廷。

    明帝永平中,刘强薨,其子刘政继立,东海郡收归朝廷,改鲁郡为鲁国。刘政虽以鲁国为封国,但王号不改,仍为东海王。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热门推荐
陈凡 温苏苏裴珩 末世重生无异能,全靠祖坟冒青烟 穿成女配,男配反派皆为医妃裙下臣 穿成反派的亲妹妹 苟在妖武乱世当狱卒 重生后我重新追上老公 叶无极 顾北风江野 破虚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