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迁都(1/2)
初平元年(190年)二月,孙坚率豫州军,向梁东进发,辗转攻打洛阳。
不料被徐荣包围,豫州兵几乎全军溃败,只有孙坚和十几个骑兵突围逃出。
孙坚平日,常戴一顶赤厨帻(头巾),向dong突围时,由于形势紧张。
情状狼狈,只好脱下此帻,让亲信部将祖茂戴上,吸引敌人。
董卓骑兵以为,戴赤罽帻的是孙坚,于是,纷纷前去追逐。
孙坚这才有机会,从小道逃出重围。
但是,祖茂被追兵,搞得狼狈不堪,几乎无路可走。
后来,他心生一计,跳下马来,把赤罽帻蒙在坟墓前的一根烧柱上,自己则伏在草丛中不动,谨慎地等待西凉军通过。
董卓的骑兵远远见到赤罽帻,以为孙坚在此,便将这地方层层包围起来。
走到跟前,发现哪有什么孙坚,只是个烧柱而已。这才撤兵离去。
孙坚遭此大败,几乎丧生,但其并未灰其心志。
他一路收集散兵,进占太谷阳人,严加戒备,准备伺机再战,以雪耻辱。
董卓听说,孙坚进占阳人,立即派胡轸为大都护、吕布为骑督。
带五千人马,前往迎击。
胡轸性急,出兵时预先扬言:“这次去,要当斩一青绶,部队才会整齐纪律。”
诸将听他这样说话,心中颇为不快。
当然,吕布最为不高兴,于是。
胡轸的部队行到广城,离阳人城还有几十里。天已经很晚了,士马劳累,应当驻军休息,而董卓预先制定的作战计划。
也要求在广成住宿,秣马厉兵,养精蓄锐,然后再乘夜进兵,天明时分攻城。
但诸将都嫌忌胡轸,想败坏他的大事,不想让他成功。
于是,吕布等人便说,阳人城中敌兵已经逃跑,应该快点去追赶,寻求战机。
否则,就没有机会了。
胡轸便率军连夜进发。
到阳人城下,城中守备十分严密,偷袭不可能成功。
这时,军队饥渴困顿,士气低落。加上是在夜间,没有堑壕工事防御。
将士们刚刚解甲休息,吕布又令人传布谣言,说孙坚率城中将士。
将乘夜来袭。
军众黑夜中,不明真假,扰乱奔逃,弃盔甲,失鞍马,十分狼狈。
孙坚乘势出城追击,胡轸全军溃败。
孙坚阳人一役获胜,名声大起,威望更著。有人乘机挑拨袁术,说。
孙坚倘若,占据洛阳,发展势力,将难以制约。如果任其发展,岂不是。
除却一狼,又增一虎吗?
听了挑拨之言,袁术真的,怀疑起孙坚来,不给孙坚,运送军粮。
孙坚军中无粮,焦虑万分。
当时,孙坚驻地阳人,距离袁术所居鲁阳,不过一百多里。
孙坚连夜乘马,直奔鲁阳,拜见袁术。在袁术帐中,孙坚心情异常激动。
他在地上画来画去,分析形势和,各方面的利害关系,声色并茂。
“我所以如此,献身不顾,上为国家讨伐逆贼,下为将军,报家门私仇。”
“我孙坚与董卓,并无刻骨仇恨,而将军您,却听信小人,拨弄之言,居然对我起怀疑!”孙坚很是不忿。
袁术心中怀愧,不能自安。
孙坚接着说:“现在大功,即将告成,然而军粮,却供应不上。这形势,跟吴起洒泪西河,乐毅功败垂成,完全一样!请将军明察、深思,早做决断!”
于是,袁术马上下令,给孙坚调拨军粮。并斩了告密之人,送给孙坚。
而孙坚也立即回营,进行布置。
而这期间,河东黄巾又有异动,董卓怕其对洛阳形成威胁,并和盟军联动。
于是董卓派女婿牛辅,以兵三万征讨伐河东,不过有了袁家支持的黄巾,战力指数提升,因此,牛辅被白波军击败。
虎牢关上。
众将就见到董卓,阴沉着脸。
明显很是不悦,他们都不敢说话。
不过此时联军,尚在大举进攻虎牢关。故此众将就赶忙去迎敌,待得将联军击退之后,董卓却是传令召集众将议事。
……
董卓大帐中,众将见到董卓,还是那副阴沉的脸色,故此谁也不敢说话。
良久,董卓才说道:“如今联军势大,虎牢关必不可久守。虎牢关若破,则洛阳危矣、陛下危矣,诸位有何策?”
现在,董卓话里的意思,其实很明显,就是准备弃洛阳,他需要铺垫。
不过这话,谁也不敢开口说。
“哼,怎么,平时不是,很多话吗,都哑巴了?一群废物。”
等了良久,董卓不见有人说话,怒哼一声,继而望向李儒。
李儒会意,立即出言道:“儒以为,主公应该迁帝回长安,才可保无虞。”
说这话,那就说明,迁都准备,已经差不多了,董卓心中稍安。
董卓听完之后自然大喜。
当即笑道:“非汝言,吾实不悟。”
“很好,本相即回洛阳,向陛下陈说此事,而后让陛下迁往长安。”
之前是小规模会议,也就是内部会议,如今,迁都需要提上议案了。
那么,自然要进行,朝堂争锋。
兹事体大,宜早不宜迟,是夜。
趁着月色,董卓带着李儒等西凉将领,在重兵的护卫下,连夜赶到洛阳。
徐荣击败孙坚后,就撤回了洛阳。
徐荣早早的在城门口迎接,一行人径自回丞相府,没有声张,一夜无话。
次日,董卓吩咐徐荣,紧闭京师四门,聚集文武百官于朝堂,商议大事。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