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乱局(1/2)
冬去春来,时间不知不觉地,到了初平三年春(公元一九二年)。
关东这边,袁术听闻袁绍入主冀州,而派来使者求马匹,袁绍对这要求自然不加理会,毕竟两人可是。。竞争对手。。
袁绍不给面子,所以袁术大怒之下,终于跟袁绍撕破了脸。
他派遣使者联络勾结上公孙瓒,袁绍则是联合了刘表,四方势力双双都结成了联盟。
幽州牧刘虞的儿子刘和,在宫廷担任侍中,献帝想要东归洛阳。
便命刘和假装逃避董卓,秘密地经武关去见刘虞,要刘虞出兵去接献帝。
刘和走到南阳时,袁术企图利用刘虞为外援,便扣住刘和,应许在刘虞兵到之后,一起西行,命刘和给刘虞写信。
刘虞接到信后,便派数千名骑兵去见刘和。公孙瓒知道袁术素有称帝的野心,于是就劝阻刘虞,但是刘虞不听。
公孙瓒害怕袁术知道此事后,会怨恨自己,也派堂弟公孙越,率领一千名骑兵,去见袁术,并暗中挑唆袁术扣留刘和,吞并刘虞派去的队伍。
从此刘虞与公孙瓒有了仇怨。
刘和从袁术处逃走北上,又被猜忌的袁绍留住不放,不过后来这刘和却成了,太宗宣武帝袁熙的外戚,因为万年公主的原因。
几经周折,荀彧也终于投靠了曹操,有道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荀彧能投靠曹操,说明曹操也不见得有多么坏。
曹操大为高兴,抓住他的手喜道:“这就是我的张良啊,真乃天佑我也!”
于是任命他为奋武司马。此外颍川人戏忠。也应征召出任曹操的军师。
其实曹操这里把荀彧,当成自己的张良,其实用意自诩自己为高祖也。
和袁熙把许褚比作樊哙,贾复一样的道理,抬举别人也捧高自己不是吗。
河北方面,公孙瓒派田楷与刘备去夺取青州,刘备被任命为平原国相。
其实公孙瓒虽然呲牙必报,但是对朋友还是够意思的,不过后来刘备。。。
关中这边,董卓做了太师,地位在诸侯王之上。
太史观察天象后声称,朝中大臣中将有人被杀死。
董卓借机派人诬告卫尉张温,与袁术秘密联络,于是将张温在闹市中笞打而死,以应天象,这在东汉很常见,因为董卓完全掌控了关中,已经跟反对他的朝臣翻脸。
董卓又任命他的弟董旻为左将军,倒子董璜为中军校尉,都执掌兵权。
他的宗族及亲戚,都一改先前的低调,而在朝中担任大官,就连董卓侍妾刚生下的儿子。
也都被封为侯爵,还把把侯爵用的金印和紫色绶带当作玩物。
董卓所乘坐的车辆和穿着的各种衣饰,都与皇帝的一样。
他对尚书台、御史台、符节台发号施令,尚书以下的官员,都要到他的太师府,去汇报和请示。他已经放飞自我了。
又在长安郊外修建了一个巨大的堡坞,墙高七丈,厚也有七丈,里面存了足够吃三十年的粮食。行百里者半九十,小狐汔济濡其尾。
有一次他对亲信说:“大事告成,可以雄据天下;如果不成,守住这里也足以终老,此生足矣。”
乱天下的毒士李儒,最终还是错付了董卓,董卓的雄心自从见到帝京的繁华后,就不断开始消磨了,失败只是时间问题罢了,所以成功容易,如何守住才难。
所以为何刘备能在三国出彩了,百战百败而不折其志,初衷不变,哪怕他虚伪,但是虚伪一生,始终如一,又有谁能做得到?
就在天下豪杰,各自勾心斗角发展势力时,袁熙也做了些筹谋。但当务之急是,增长威望抢夺地盘,还有就是解决长安的事情。
但是急不来,还得一步步稳进。
郭嘉在袁熙派“暗卫”不分昼夜地监视下。
无奈在军中做了主簿,兼理一些军中日常事物,袁熙帮他购置了一套宅院,并赏赐了郭嘉一些钱帛。
这天是照例的议事,袁绍让长子袁谭也到开参议,毕竟是自己的儿子。而袁谭因为之前跟辛家联姻,娶了辛评一个侄女。
这些日子他和辛评郭图的关系,渐渐密切起来,这就是嫡长子的优势。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