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皖说着又深鞠一躬,“一切就全凭大人指挥了。”
长官笑道:“你放心,我会即刻贴一道告示,在全县范围内号召大家种棉花,只是县里村子不少,顾家村里会种棉花的虽然是不少,可我听说他们很多都在你的山庄里做工。一个个村子跑来跑去的教,太浪费精力,不如这样,你们在县衙开一门课,给愿意种的人讲,等实际情况和所讲不同,或是遇到突发状况时,顾家村的人再去指导,这样如何。”
苏皖一想,正合我意,于是道:“大人英明。”
过了几天,县衙果然贴了告示,苏皖和童依还特意去看了看,很多百姓对这种从没听说过的东西持保留态度。
一部分人觉得,自己家的地又不多,用来种粮食都不够吃,哪还能用来种什么棉花。
一部分人觉着,既然是县衙说的,想必有一定道理,就分出一分地种种看。
大多数人只领了种子,在自家房前的空地上撒了点种子。
只有顾家村和附近的村子领了很多种子,种了一多半地。
再说讲课这件事,顾晨凭着自己种过棉花的经验,也来教课,只可惜来凑热闹的多,真正想种的人少。
因为这个,顾晨没少和其他人辩。
苏皖怕他惹出事端,影响以后科考,只好常拉着他聊天。
“你这样来教课,不会影响学院的课吗?”苏皖担忧的说。
“不会的,我们山长啊,和别的学院山长不一样,他不赞成整日埋头苦读,很推崇我们去用自身实际行动去感悟生活。”顾晨对山长很尊敬。
苏皖逗他:“感悟生活?学种地?”
顾晨知道嫂子逗他,无奈道:“山长常说,我们将来科举入仕,一定要做个好官,要记着心无百姓莫做官。而百姓最关心的就是吃饱穿暖,要知道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民之依。只有先了解耕种收获的艰难,然后处在逸乐的境地,就会知道民众的痛苦。”
说到这,顾晨情绪有点低落:“以前家里虽然也不富裕,但其实我不怎么下地的,都是爹和哥哥,后来……自己真去种了,才知道这其中的辛苦,每天劳作不说,有时候一年到头还不如人家做工一个月。嫂子,你给的种子是好东西,哪怕大家每家每户多十几文钱,有时候就能救命的。所以,我想来教课,将来我若是能做官,我也会去教。”
苏皖看着顾晨,眼睛有点湿润。记得刚来时,这小子阴沉沉的,没想到现在都长成一个心怀百姓的学子了。
苏皖狠狠揉了揉顾晨的脑袋,说道:“你可要好好记着现在自己的话,将来做一个造福百姓的好官。”
说完转身去找童依。
“诶?嫂子你去做什么?”顾晨还来不及回应苏皖的话,就见她走向了童依。
苏皖头也不回的说:“当然是想办法让更多的人愿意种棉花啊。”
顾晨惊喜的说:“嫂子,你想到办法了?”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