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棉花,全县百姓种的棉花,也到了时候,该准备要摘了。
苏皖叫了顾渔过来,随后,二人开始商量收购棉花的事情。
苏皖说道:“之前我们在全县乡亲们,面前承诺,说要收购他们种的棉花,但大家初次种,肯定有好有坏,我们第一次收,一定要把规矩定好,不符合标准的不能要,到时候恐怕会比较乱,你叫童儒、庄里的保镖,和你,还有棉衣厂的工人一起去。”
顾渔其实心里有一定准备了,听到苏皖这样说,也道:“我有心里准备,想当初顾家村的人种红薯,不也有人闹吗?更何况是全县的乡亲,你放心,我会做好的。”
苏皖:“嗯嗯,我会去找长官谈一谈,和他讲明这里边的干系,看到时候,能不能请县衙的人帮忙维持秩序。”
顾渔道:“好。”
苏皖之后拜见长官,说明里边的门道,长官到是很支持她,叫了衙役帮忙维持秩序。
到了收棉花那天,百姓见不是所有的棉花都收,就有人闹了起来:“你们东家当初可是说了,我们种,她就收,现在怎么说话不算话。”
顾渔当即道:“各位乡亲,我们当初有言在先,棉花要符合一定标准,我们才收。你们想想,我们收棉花,是做棉衣、棉被这些东西的,做出来是要卖给别人穿的,要是因为收了不好的棉东西卖不出去,棉衣厂挣不到钱,关门不干了,你们的棉花卖给谁。将心比心,你们去买棉衣,要是买到这样的东西,你们愿意吗?”
童儒拍了拍顾渔的肩膀,顾渔歇口气接着道:“长官要大家种棉花,是为了想让乡亲们过好日子,过好日子就要一直把棉花种下去,可大家要是不认真,瞎糊弄,这件事就不可能长久,这是大家愿意看到的吗?我们要种就种最好的棉花,将来让人提起棉花就想到我们宁安县,这样大家才有好日子。”
“那我们这些东西要怎么办?”有乡亲问道。
顾渔听后回道:“今年是第一年,达不成标准的棉花肯定比较多,以后大家有经验了就会好很多,至于这些不能做棉衣、棉被的,用处也很多,可以用它们来填充墙壁或屋顶中的空隙,可以保温。也可以将棉花切碎,用来清洁碗碟、擦拭家具。还可以填充垫子、像床垫,会很柔软和舒适。”
大家听后,议论了一阵,有人道:“好,那我们相信你们这一回。”
这之后,全县种棉花,棉衣厂收棉花,制棉衣、棉被等,再往外卖,算是形成了良性的运作流程。
而且家家户户也会自己做一些简单的棉衣等,棉衣算是在宁安县渐渐普及了。
这天,苏皖正和顾母在山庄里消磨时间,二喜突然跑来说:“东家,又有人来买种子了。”
“嗯?又有生意上门了?”苏皖高兴道。
来人也是北方的粮商,不过比朱家更北一点,是陈家,叫陈烈,还带了不少人,膀大腰圆的。
“苏老板,我们听说你这里的种子是极好的,想和您买一些。”陈烈说,面上神情可不像朱应那么客气。
“哦,有言在先,我这里稻种和麦种和穆家签了契约,玉米和花生和朱家签了约,你要买就只能是土豆或是西红柿之类的,那些也是很好的。”苏皖有些不高兴,直说道。
“哼,那苏老板是不给我们面子了?”陈烈高声道。
苏皖见状,给二喜使了个眼色,叫她去找顾决。
“我说了,我们有契约在先,做生意不能言而无信,你要买其他的,我欢迎,你要是不买,那就恕不远送。”苏皖也硬气道。
“哼,今天我非要买。”陈烈狠戾道。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