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此刻的李世民站在玄武门的城楼之上。听着百姓们的呼喊,愈发觉得,自己的这个皇帝当得不错,深受百姓的爱戴。
身旁站着程咬金、房玄龄、魏征等一系列的大臣,魏征听着山呼海啸般的赞美之音。当即出声,一脸羞愧道:“魏征糊涂,还请陛下治罪!”
原本高高兴兴的大臣,被魏征一番操作弄得摸不着头脑。程咬金道:“魏喷子,你怎么回事。在这么喜庆的日子,怎么还惹陛下生气了。是不是觉得今天陛下高兴,会饶你一命啊。”
程咬金这看似是在看热闹,其实,他是变向的说:“陛下,你看这是大喜的日子。就不要严厉惩罚魏征了,毕竟举国欢庆,不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玄成,你怎么回事。”房玄龄知晓魏征为什么会这样,开口道:“下午,陛下已经饶恕了你。你又何必自行责备啊,难不成,你还以为陛下会秋后算账不成。”
“陛下自然是宽宏大量之人。”魏征开口就是先为李世民辩解。“自陛下登基以来,虽然国家连年有些天灾人祸,但陛下拳拳爱国之心,人尽皆知。”
“建国之初,陛下为了大唐百姓的安危。不惜孤身犯险,一人面对突厥人的三十万大军,而面不改色。”魏征虽然时常劝解李世民,但对于李世民的功绩,还是了熟于心的。
此刻的魏征一股脑的诉说着李世民的困难,却没有发现。原本高声呼喊李世民“陛下万岁”的百姓,已经没有了声音,都在聆听魏征的诉说。
“渭水之盟,本该不存在于世。但陛下年纪大唐初礼,不愿劳民伤财。故而采取迂回之方式。”玄武门此刻的百姓和大臣大气都不敢喘一个,生怕被李世民或者魏征逮到。
魏征一本正经道:“然而,不明真的百姓,误以为陛下怯弱。在贞观初年,便想突厥增加碎银。却不知晓,陛下此举正是为了他们的安全着想。”
“我大唐虽然建国不久,但可战之兵打一个东突厥还是绰绰有余。但有些百姓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看到陛下退避,却看不到大唐需要发展。”
“但陛下四年忍辱负重,本该被称为一代明君。但却因为误解,被百姓说成软弱之君。”魏征疯狂为李世民长脸。
李世民虽然心中高兴万分,但不能一直这样让魏征说下去。毕竟,皇帝也要知谦逊之礼。“玄成,无需多说。地上凉,还是快些起来。”
“不,陛下。”魏征严词拒绝:“今日,就让臣一吐为快。恐怕,今日之大殿之上,百官和有些大臣不知道什么原因,心中还在误会着陛下。”
“在这忍辱负重的思年里,天灾人祸频繁。百姓和有些大臣。都误以为是陛下失德而导致,却都不清楚,在哪粮食困乏之际。陛下,一日只食粥,连米粒都少的可怜。”
“如今,大唐在陛下的带领下,百姓安居乐业,四海升平。”魏征肯定着李世民的功绩,“陛下,也终于可以报自己当年的仇,正是那渭水之耻。”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