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啊,这大汉的气运竟然如此之强。”曦池宫主发出一声感叹:“历代王朝之中,但凡是王朝之内出现一代明君,便是可喜可贺。”
“若是接连两代,不出意外。便会开创一个时代,如大明的永乐盛世。”
“但,这大汉竟然连出六代,恐怕,到时候。列国都会对其出手,若是任由大汉发展。到时候,恐怕真的会让大汉一统天下。这是列国都不愿意看到!”
李云笑着道:“哪有那么容易,虽然大汉连出明君。但物极必反,峰回路转。大汉虽强,但旁边生存的匈奴人确是他的大敌。”
“自汉高祖创立大汉以来,与匈奴人屡战屡败。最后一次御驾亲征,还被为困在白登山之上。若是大汉求和,恐怕,刚刚创立的大汉就会毁于一旦。”
“但这几日,我掐指一算。这代大汉皇帝汉武帝,有吞并匈奴之志。帝星周围有七杀、贪狼相护。在联想到这几次的对匈奴的战斗,不出所料,应该就是卫青和霍去病了。”
曦池宫主对星象不是很了解,但故友在旁。不妨碍她问上一问:“那你可否看出,这汉武帝能否将匈奴人打败,彻底扫除这一个危害。毕竟,非我族人其心必异!”
曦池宫主也是一位心狠手辣的角色,若一开始就心地善良之辈。那她也创立不了威风凛凛的移花宫,并且让天下的浪荡男子闻风丧胆。
“若是匈奴人这么容易就被赶尽杀绝,那大秦岂不是早已经统一天下了。”李云又引出另一个代有明君的朝代。“你看大秦自先祖创国以来,不说代有明君。但其祖先秦穆公时期开始,便开始改革吏治。”
“原本大秦还只是一个边陲小国,被大魏连打带压。一度有亡国之相,但就是在这个危机过头。秦穆公上位和其商君商鞅联手。在秦国开启了一番改革之路,短短数年的时间里,就夺了河西走廊之地。”
“而后,其子秦惠文王,得其鬼谷高徒相助。张仪、公孙衍开始了合纵连横的时代。在这一个时期里,秦国拉拢一个、打压一个。一度五国联军兵临城下,就算这样,秦国已久屹立不倒,傲然与六国之间。”
“第三代秦王秦武王,虽然崇尚武力。但也只深浅,在位期间打通了进攻六国的咽喉要道宜阳。可惜的是,为了夺得九鼎。命丧周王畿,最后落得一个举鼎身亡的身后名。”
“第四代秦王秦昭襄王,这一代君王的掌权之路,虽然有些挫折,但并没有丧失夺得天下的雄心。在其母、舅的协助下,顺利登上王位。但年轻气盛,为了拜托母亲和舅舅的控制。招那齐国的田文为相,最后反而被其联合三国抗秦。”
“在经历了这一番挫折之后,秦昭襄王深刻的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于是虚心请教,耐心学习。最终在掌权之后,开始了大肆讨伐五国。”
“期间,他任用范睢为相,采用其‘远交近攻’的策略,拉拢加打压。武将方面,有着歼灭战祖宗的白起为将,一生之中没有打过低于十万的单子。”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